来源:未知
2020-09-11 05:14
8月16日上午,海南傳統文化大講堂系列公益活動第二場──《用〈易經〉說人生——從中華傳統文化視角》,在海口市濱江路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舉行。
《易經》,即《周易》,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佔筮書,同時也是一部凝結著遠古先民睿智卓識的哲學著作。內容包括《經》和《傳》兩個部分。《經》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,卦和爻各有說明(卦辭、爻辭),作為佔卜之用﹔《傳》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,統稱《十翼》,是自成體系的哲學著作。《易經》講道,對於道,講得最早、最系統的,是道家鼻祖老子。
海南微思維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鐘哲輝的演講,從中華文化及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概述入手,引出《易經》,介紹先天八卦﹔分析先天八卦六爻的變化趨勢,及其相對應的自然現象、自然變化規律等。從辟卦入門、易說生命、易說修生、易說智慧四個方面,詮釋《易經》。講座最后,鐘教授用易的變化規律,並綜合上述知識和內容,將人生成長提升為藝術層次,具體包括豁達、包容的心態﹔積極、主動、奉獻的態度﹔堅持、不放棄的精神﹔敬業意識與科學素養等。在此基礎上,強化自省和內省,實現智慧人生和智慧生活。
本次活動邀請了海南省老子文化研究會秘書長、書光文化藝術館館長李書光,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、海口市作家協會常務彭桐,海南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季佔中,著名男高音歌唱家、中國音樂學院碩士李慶文,海南昌明豐德沉香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敦壯,海南書香傳媒總裁鐘國駿,海南著名策劃大師、自媒體大咖胡盛強,海南省作家協會理事、作家唐雄,海口賞田實業公司董事長李發強,著名農民書法家李進龍,以及社會各屆傳統文化愛好者及部分商界李氏族人約80人參加了活動。
海南傳統文化大講堂系列公益活動發起人、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館長李恆這說:“《易經》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,是中國古代華夏民族思想、智慧的結晶,被譽為‘大道之源’,對中國幾千年來的、經濟、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。《易經》中的邏輯思想,是中國邏輯史的起點,已編入國家級重點教材,由教育部研究生辦公室推薦為高校研究生教學用書。《易經》中的啟發而形成的辯証思想,譜寫了中國哲學史上頗有特色的華章.”
本次活動由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主辦,海南省貝殼行業協會,海南微思維區域經濟研究院,海口賞田實業有限公司,海南昌明豐德沉香產業有限公司協辦。(來源:海口市作協)